2020 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我們經受了新冠疫情的巨大考驗,也經歷了世界貿易受阻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各家企業各展其能、穩中求進,這其中既有戰略調整,也有多種創新。?
在中國資本市場風頭正勁的高瓴資本發布的《2019 中國互聯網趨勢報告》指出,中國的創新產品 + 商業模式將領跑全球,而對中國的技術創新仍持一定的懷疑態度。但《英才》接觸的大企業領袖談論最多的則是如果沒有真正的技術創新,中國的未來沒有出路。?
對于產品創新、模式創新、技術創新,哪種最能引領企業發展?在“創變未來”論壇中,企業家們就創新和企業未來的發展進行了討論和思考。
(嘉賓按姓氏拼音排序)
周巍 | 民生金融租賃董事長?
我們看到很多創新成功的案例,但實際上有大量創新是失敗的或者令企業陷入了困境。但無論如何,當前傳統產業普遍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如何讓創新這件事令企業獲得新生,同時也不至于因創新讓企業陷入困境,這才是企業家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
王兵 | 北新建材集團董事長?
不同企業之間的合作能夠找到創新的結合點,就像鉛筆和橡皮結合在一起就是個新東西。作為非資本熱點的傳統制造業,北新建材靠自有現金流發展較為穩健,下一步計劃在防水材料和涂料等領域進行全球布局,展開合作創新。
張會學 | 中節能太陽能總經理?
從光伏產業來看,一方面是光電轉換技術的創新,另一方面是電站經營模式的創新。在未來,新能源和儲能的結合是一個大的發展方向,目前技術的積累和進步,基本上達到了可實現的前夜。
姜桂廷 | 景津環保董事長?
用讓客戶受益的方法去創新,才能有效的推動這個行業發展。產品創新就是創造的產品無可替代,占領市場最多的份額。而在創造產品的過程中,就要不斷精益簡化流程,用最短的時間創造最大的價值
金鑫 | 紫光學大總裁?
從教育行業來看,AI+ 內容 + 人工輔助能夠有效彌補師資力量、地域差別等方面的鴻溝。而從學校層面來看,科技賦能最終都會回歸到人才個性化成長的道路上,因為技術只是改變人學習習慣的手段,更多還是要依靠理念和方法。?
潘春雷 | 神州數碼集團副總裁?
5G 技術最大的應用方向是工業互聯網。據三大運營商統計,目前 5G 技術 To B 用戶最多不超過 15%,而未來神州數碼計劃從 B 端去拉動工業互聯網的 5G 消費。?
樸圣根 | 訊眾股份董事長?
依托于 5G 技術,很多基站都已經建設完備,在圍繞其發展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智能化設備或系統得以運用,所以面向工業互聯網領域產生許多機會。但很多中小企業做技術創新缺乏資金和人才的支持,容易跑偏。?
舒騁 | 隨銳科技董事長?
隨著中國 5G 生態的興起,在人工智能的行業場景落地會有巨大發展。目前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車在未來被定義為帶有自動駕駛功能的交通機器人,而工業機器人和商業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將有可能完全替代人工。?
唐地源 | 圣泉集團總裁?
伴隨減碳要求,碳交易或將重新開始,新能源、減碳新材料會成為資本風口。圣泉已經開始用各種植物桔桿等生物質為基礎原材料,來替代石油、煤炭等,從原材料端做工藝技術的創新。?
許又志 | 高頻環境董事長?
創新就是打破制約。以前電子行業國產設備領域是一片空白,在水處理方面根本沒有適用的技術,經過努力創新,高頻環境的配套設備已經有實力和國際廠商平等的競爭。?
趙葉青 | 金城醫藥董事長?
醫藥行業現在面臨兩個創新方向,一是藥物品類創新,主要創新領域是集中在生物領域,特別是生物基因治療、細胞治療的抗體藥物。二是制藥企業需要提供高品質、低價格的仿制藥,這也是國家醫改主要的目標。?
趙勇 | 格靈深瞳董事長?
當工業基礎設施智能化到了一定程度,必將發生質變,引領新一輪的創新熱潮。我們認為人工智能主要在兩個方向應用,一個是大數據,二是機器人,所以我們既圍繞大數據為金融企業勾畫用戶畫像,又為復興號高鐵機器檢修制造了工業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