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火的鋰電板塊在經歷年底 回調后在年后開始反彈,碳酸鋰價格 單邊上揚,本以為板塊會順勢打開新 的上漲空間,但相反的是 3 月 1 日板 塊突然啞火,出現連續回調,走出 5 連陰,整體回調接近 10%。?
雪上加霜,3 月 7 日收盤后傳聞國 外資本逼空青山集團空頭鎳的消息在 市場傳開,當晚隔夜倫鎳期貨一度飆 漲逾 88%,觸及 55000 美元 / 噸,創 歷史新高。國內滬鎳期貨跟漲,3 月 7 日夜盤交易時段,繼續漲停直至 3 月 8 日午間收盤,收報 228810 元 / 噸。A 股市場也被波及,有色板塊龍頭華友 鈷業直接在早盤閃崩跌停,當天有色 板塊大跌,鋰電板塊跟跌 3%。?
據了解,由于俄鎳被踢出交易所 無法交割,青山集團開的 20 萬噸鎳空 單可能交不出現貨。傳聞,嘉能可在 LME 鎳上逼倉青山,意在其印尼鎳礦 的 60% 股權。青山集團正是華友鈷業 (603799.SH)開發鎳項目的合作方。?
隨后的 3 月 9 日,俄烏沖突導致 的對俄制裁疊加逼空事件,導致 A 股 三大指數出現下跌,盤中一度擊穿了 3150 點,并且回填了 2020 年 7 月的 缺口,一時間哀鴻遍野,鋰電指數盤 中最大跌幅超過 5%。就在市場絕望之 時,大盤出現了“V”字反轉,鋰電指 數反彈,跌幅收窄。?
碳酸鋰價格從 2021 年的 5 萬元 / 噸,上漲至近期的 50 萬元 / 噸,上游 鋰礦資源景氣度高漲,為何鋰電板塊 卻連續回調?
一家歡喜 一家愁?
當前鋰元素超高景氣 下,誰曾想在一年半之 前,碳酸鋰價格不過 3.5 萬元 / 噸,很多鋰礦商 處在被迫減產、停產、 破產的邊緣。而短短兩年 內,竟出現一礦難求的戲劇 性轉折。近日,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 更是單邊上揚,突破 50 萬元 / 噸大關, 氫氧化鋰的價格大約在 45 萬 / 噸上下。?
但是鋰礦資源價格暴漲背后,卻 是一家歡喜,一家憂愁。?
從產業鏈上來看,鋰電板塊的上 游雖然賺得盆滿缽滿,但苦了中下游。 數據顯示,按照鋰精礦到岸價格每噸 3500 美金以上(合人民幣 2.2 萬元 / 噸),8 噸精礦可以產出 1 噸碳酸鋰, 那碳酸鋰的成本約在 18 萬 / 噸,然后 按照當前市場 50 萬 / 噸銷售價計算, 減去中間費用,粗算鋰鹽加工廠的凈 利潤在 50% 左右。而相對于鋰礦龍 頭贛鋒鋰業(002460.SZ)、天齊鋰業 (002466.SZ)、中礦資源(002738.SZ)等來說,由于產業鏈一體化較 強,銷售碳酸鋰的凈利率 甚至可以超過 60%。?
可 見 從 2021 年 開 始,上游鋰礦、鋰鹽開 采及加工和銷售的廠商 真的是躺著賺錢,而作為 鋰礦板塊龍頭,市場對公司更 高的業績預期也將給出更高的估值。?
但是相比之下,中游就沒那么幸 運。其中,鋰電池板塊的動力電池中 游企業,一方面隨著終端需求高景氣, 都為爭搶市場而忙著擴產。但上游漲 價,中游首先承壓,于是近期就有傳 出“寧德時代及部分磷酸鐵鋰廠商下 調 3 月排產計劃”,雖然被證消息不屬 實,但逐利的市場,上游原材料大漲 是事實。?
至于中游電池供應商的采購成本 壓力如何,對利潤率的影響,很快就 能看出端倪。天風證券研究顯示,若 考慮議價能力、采購量等對實際采購 成本的影響,疊加性能技術進步與成 本漲價的對沖,原材料價格上漲傳導至鋰電池的成本漲幅約在 20%-25%。?
最后成本壓力將來到終端,以電 動車為例 :?
在繼去年 12 月底,特斯拉上調 model3 和 Y 兩款車型的價格后,3 月 10 日消息,官方稱由于原材料漲價影 響,國內在售特斯拉 Model 3 和 Y 再 次漲價,數據顯示,其中 model 3 由 55 度電池升級為 60 度,提升 10%, 電機功率有所下降,而這兩款車型均 采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當時 特斯拉定價時,碳酸鋰的價格還不超 過 20 萬元 / 噸。?
簡單計算下,按照當前特斯拉使 用的磷酸鐵鋰電池,需要原材料碳酸 鋰約 35KG,現每噸上漲 30 萬元,意 味著每輛車僅鋰鹽成本就上漲了 1 萬 元,所以后期特斯拉仍然會繼續上調 汽車售價。?
再映射到國產電動車廠商,特別 是那些資本造車的廠商,使用 70 度電 或 100 度電的超長續航的鋰電池,其 車型的電池制造成本會上漲更多,在 政策補貼逐漸退坡的情況下,車企是否會將成本大漲繼續向消費者轉嫁??
這樣也解釋了為何近期電動車銷 售數據下滑的主要原因。?
鋰電板塊邏輯發生改變?
從 3 月 10 日大幅反彈來看,鋰 電 表 現 強 勢, 其 中 華 友 鈷 業 大 漲 7.11%, 恩 捷 股 份、 北 方 華 創 漲 超 5%,寧德時代漲超 4%。新材料 ETF (516360)3 月 10 日早盤跳空高開超 3%,盤中高位震蕩。據觀察,其中新 材料 ETF(516360)和新能源 ETF (516160)都大幅反彈近 4%。在單邊 下跌的恐慌行情中,兩只 ETF 基金 份額連日增長。?
由于全球 2022 年電動車 550 萬 輛的預期,帶動能源金屬板塊的持續 高景氣,鋰電仍然是景氣度較高的板 塊。業績大增更是板塊強勢反彈的底 氣。根據 38 只新材料 ETF(516360) 成分股披露了 2021 年業績預告,38 只成分股全部實現業績預增,其中 24 家公司凈利潤預增超 100%,更有 11 家凈利潤預增超 200% ;可見機構選擇標的的核心邏輯仍然是業績驅動。?
此外,從新能源 ETF(516160) 的前十大重倉持股標的來看,7 只成 分股是與鋰電產業鏈相關的頭部企業, 另外 3 只是光伏產業相關。而新材料 ETF(516360) 也 是 超 七 成 倉 位 聚 焦于新能車、鋰電池概念龍頭股,該 ETF 最新的一次調倉涉及 9 只成分股, 包含新納入的千億市值“化纖龍頭” 東方盛虹、“電解液溶劑龍頭”石大勝 華、“電解液龍頭”永太科技、“化工 龍頭”多氟多、“鋰電隔膜龍頭”星源 材質等,細品不難發現,其中主要是 鋰電產業鏈細分上游其他原材料的龍 頭,但是沒有涉及鋰礦企業。?
推測其原因,在 2021 年當時市場 就已經預期電池級碳酸鋰的目標價將 上漲至 50 萬元 / 噸,正是在此預期下 鋰礦板塊,包括能源金屬資源板塊才 出現了當時那波成倍的增長,換言之, 市場對碳酸鋰和業績的預期已經反映 在股價上,當前借著大環境動蕩,市 場需要時間去驗證和消化企業當前的 估值與內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