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登錄美股、港股后,造車新勢力排頭兵蔚來 在 5 月 20 日正式登錄新交所。成為首家在美國、 中國香港、新加坡三地上市的電動汽車企業。?
蔚來 4 年 3 次上市,造車燒錢程度可見一斑。 中概股在美國的漂泊命運并非只是蔚來一家企業的 懸頂之劍,先行開赴新加坡的蔚來畢竟身處造車賽 道,長期的融資角力是備受考驗的常態課題。?
求錢若渴?
中概股之殤正懸頂多家赴美上市企業,5 月 4 日,美國證監會(SEC)將包括京東、嗶哩嗶哩、 拼多多在內的 88 家中概股加入“預摘牌”名單。 新增的企業中,就包含了造車新勢力排頭兵“蔚小 理”中的前兩家——蔚來汽車,小鵬汽車。而理想 汽車則在此前就以被納入“預摘牌”名單。?
根據公開資料統計,自 2018 年上市至今,蔚 來累計通過股權方式募集資金約 540 億元。?
而從 2016-2021 年,蔚來連續六年經營虧損, 合計虧損額 378 億元。2021 年,蔚來汽車的凈虧 損額為 40 億元。通過上述數字不難看出,蔚來的 成長之路以“燒錢”為代價。?
一旦融資渠道出現不安因素,蔚來的成長勢必 受到影響。雖然如今蔚來的現金儲備闊綽,但距離 蔚來登錄美股,也才不過四年,風險驟臨,融資渠 道的路障已經清晰可見。由此可及,蔚來拓新融資 渠道勢在必行。而港交所、新交所給出的登錄條件 較為便利,因此蔚來三地上市更顯合情合理。?
2022 年 3 月及 5 月,蔚來在香港聯交所與新 加坡證券交易所相繼完成二次、三次上市,兩次登 錄均由美國資本市場背書,采用“介紹上市”方式,公司不增發新股,也不涉及融資。此次上市后,蔚 來于新交所主板上市的股份將可與其在紐交所上市 的美國存托股份實現完全互換。?
上市不融資背后,蔚來未雨綢繆之心昭然若揭。 而自身的擴張慣性則是蔚來需要關注的又一個自身 問題。?
根據資料統計顯示,蔚來的研發費用和銷售費 用不斷攀高。
僅 2021 年,蔚來就新增 200 家門店,全球 已有共計超 300 家門店,售后服務中心超 200 家。 在落地挪威市場之后,蔚來還計劃在德國、荷蘭、 瑞典、丹麥開辟新疆圖。雖然公司國際化標簽含金 量越來越高,但是高速擴張的隱憂也值得關注,那 就是資金血脈的持續支撐。?
因此無論從融資渠道,還是經營擴張,蔚來的 產融發展都離不開資金。
競爭激戰?
李斌曾表示,200 億是造車的門檻。但如今, 這一數字正在不斷升級。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 不斷提升,一方面,造車新勢力的陣營擴容頻率加 快,曾經的第二梯隊大有后浪之勢 ;另一方面,傳 統汽車陣營紛紛大舉拓新,產業、資本壓倒性傾斜 新能源業務。?
如此一來,蔚小理的先發優勢正在逐漸削弱。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蔚來汽車收獲不俗的銷售 成績以后,新冠疫情再度卷土重來,沉痛打擊了汽 車供應鏈。從芯片危機再到如今的供應鏈大考,蔚 來的高增態勢被迫剎車降速。?
根據公開數據統計顯示,2021 年,我國新能 源汽車迎來爆發式增長,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 新勢力紛紛沖擊年銷 10 萬輛紅線,其中蔚來 汽車共交付 91429 輛,同比增長 109.1%, 在 30 萬元以上的高端電動車市場占據 龍頭地位。其余兩家車企小鵬汽車與理 想汽車 2021 年銷量分別為 98155 輛和 90491 輛,同比分別大幅增長 263% 和 177.4%。?
來到 2022 年,蔚來的前行動力更加衰減。數據 顯示,蔚來汽車 4 月銷量 5074 輛,其 4 月交付量環 比下滑49.2%,與上月相比直接對半打折;今年1-4月, 蔚來汽車累計交付 30845 輛,同比增長僅 13.5%。但 與此同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25 日發布的 2022 年 4 月新能源汽車行業運行數據報告顯示 ,4 月 , 中國 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 25.3%。?
也就是說,隨著市場擴容,蔚來反而退步了。?
2022 年 1-4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銷量 135.2 萬輛,同比增長 128.4%。2022 年 1-4 月,中 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企業分別為比亞迪汽車、上汽 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國、奇瑞汽車、廣汽埃安、吉 利汽車、小鵬汽車、長安汽車、哪吒汽車、長城汽車。?
在各方不遑多讓的 2021 年,“蔚小理”還在銷 量上你來我往,但今年以來,蔚來慘淡的銷量令格 局出現了轉變。盡管蔚來的單車均價更高,但銷量 已經無法企及小鵬汽車。?
除了傳統蔚小理格局發生轉變,新勢力陣營的 擴容也在給蔚來制造客觀的壓力。?
數據顯示,哪吒汽車在4月的交付量為8813臺, 同比增長 120% ;其 1-4 月的累計交付量為 38965 臺,同比增長更是高達 240%。至此,哪吒汽車實 現了自 2020 年 7 月以來連續 22 個月同比增長。因 此,哪吒出現在新能源銷量前十名的榜單中也就不 足為奇 ;與之相似的還有零跑汽車,數據顯示,零 跑汽車在 4 月真正實現“領跑”,以 9087 輛銷量成 績將“蔚小理”甩于身后,實現連續 13 個月同比 增長超 200%。?
與此同時,傳統主機廠的新能源攻勢同樣不容小覷。?
比亞迪高調宣布與燃油車分手,更是憑借供應 鏈的完備,一舉拿下 28.7% 的市場份額,高居排頭; 奇瑞在被立訊精密收編后也實現了異軍突起,憑借 同比 221% 的增幅,竄升到榜單第四位,僅落后于 上汽通用五菱以及特斯拉 ;廣汽埃安和長安汽車同 屬國家隊,二者表現穩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汽 車的同比高增,畢竟受限于新能源業務的啞火,吉 利作為自主品牌一哥一直拓新乏力。隨著新能源戰 略的又一次起錨,吉利手握豐厚的現金流入場拼殺。?
與上述品牌相比,蔚來曾經憑借“代工”模式 省下大筆資金,快速做起了自營網絡,一時風頭無 兩。但當供應鏈大考來臨,蔚來的產能與供應鏈話 語權不幸成為了癥結。?
面對可見的激烈競爭,蔚來從來不缺少未雨綢 繆的前瞻,但一些硬傷也亟待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