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發展的源動力往往來自于技術驅動。作為 苦盡甘來的技術派代表,比亞迪及王傳福已經成長 為行業的龍頭企業及企業家領袖。與之有著相似畫 像的還有隆基股份及李振國。?
進入 2022 年,疊加各種不確定因素,新能源汽 車的發展呈現出分化的發展態勢。產業鏈的分化、技 術路徑的分化、企業業績的分化正在行業的運行中頻 頻上演。王傳福多年前的“預言”如今一語成讖。在 新能源汽車銷售因上游電池產業鏈狀況頻出而普遍疲 軟的時候,比亞迪卻攻城略地,頗有獨善其身的態勢。?
比亞迪為何獨美?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 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 354.5 萬輛和 352.1 萬輛,同比增長均為 160% 倍,增速實現了 2016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在新能源汽車高速行駛的 2021 年,比亞迪成為市場銷量的最大贏家,以同比 221.3% 的增幅成為 2021 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與此同時,在疫情反復和油價持續上漲的情況 下,新能源汽車再次迎來高增長。數據顯示,2 月 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了 31.7 萬輛,同比激 增 189.1%,與此同時,2 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 率達到了 21.8%,較去年同期提升了 13 個百分點。?
由此,乘聯會將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預 期由 480 萬輛提升至 550 萬輛,預計 2022 年新能 源乘用車的滲透率將達到 25% 左右。?
趨勢上的確定性依舊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主基調。然而,新能源汽車銷量普漲的態勢在地緣危機 等新格局下也出現一定的分化。?
“鎳價在一天內上漲 67.2%,則意味著制造每 輛電動汽車的平均成本增加約 1000 美元”——摩 根士丹利的測算從第三方的角度佐證了新能源汽車 行業因為“妖鎳”而迎來倒春寒 ;產銷數據更客觀 的支撐了這一格局的形成,3 月 14 日,中國汽車 工業協會發布 2022 年 2 月汽車工業產銷情況簡述。 2022 年 2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雖然同比繼續保持 增長,但環比出現下降。產銷分別達到 36.8 萬輛 和 33.4 萬輛,同比增長 2.0 倍和 1.8 倍 ;環比下降 18.6% 和 22.7%, 2022 年 1-2 月,新能源汽車產銷 82.0 萬輛和 76.5 萬輛,同比增長 1.6 倍和 1.5 倍。?
同比高增,環比下滑。1-2 月是關鍵的時間窗 口。而鎳價的暴漲無疑是此次“慘案”的重要“同謀”。?
數據顯示,2022 年 2 月,7 家新能源乘用車 車企(小鵬 + 理想 + 蔚來 + 哪吒 + 零跑 + 埃安 + 極氪)新能源汽車交付量合計 42764 輛,交付量環 比 -41.82% ;而反觀比亞迪,卻頗有獨善其身的態 勢,比亞迪 2 月銷量僅僅環比下滑了 5.4%。?
在相同的市場前提下,比亞迪為何“獨善其 身”?一段比亞迪董事局主席王傳福的過往隨之再 度火爆。?
2021 年的某會議上,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從 2008 年就決定堅持使用磷酸鐵鋰電池,這背后的 主要原因是,三元電池用了很多鈷、鎳,中國沒有鈷, 鎳也很少,中國不能從石油的卡脖子轉成鈷、鎳的 卡脖子,真正大規模使用的電池不能依賴稀有金屬。?
可以說,不斷上漲的鎳價令新能源汽車的電池 生產備受打擊。而比亞迪對三元電池的不感冒使得 其在這一輪鎳價暴漲中意外獲益。?
數據顯示 1-2 月,磷酸鐵鋰電池以 16.7GWh 的裝機量,遠遠超過三元鋰電池的 13.1GWh 的裝 機量,磷酸鐵鋰電池的占比穩定在 55% 以上。今 年 2 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 31.8GWh,磷酸 鐵鋰電池產量 20.1GWh,占總產量 63.1%。?
而車企層面,大眾、現代、奔馳等已宣布將在 乘用車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產業鏈話語權花落誰家?
在此次產業邏輯之外的意外狀況影響下,比亞 迪對磷酸鐵鋰技術路線的執著突然成了行業爭相討 論的焦點。王傳福的一語成讖似乎弱化了三元鋰電 的成長前景。2021 年磷酸鐵鋰電池的累計裝機量 市場份額也以 51.68% 首次反超三元鋰電池。?
然而標志性事件的產生背后,分化并未如預期 一樣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在 2022 年以來的新 能源汽車漲價潮中,比亞迪并未落后。?
首先,電池的高密度趨勢是行業的明確趨勢。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細分市場的建 立也將逐漸明晰。在新能源汽車的中高端細分市場, 三元鋰電仍將占據優勢 ;另外,智能化程度日益高 增的汽車無疑對高密度電池有著更為深度的需求。?
同時,在普遍印象中,磷酸鐵鋰盡管安全性及 成本上更具優勢,但碳酸鋰價格的波動在近年來也 非常劇烈。數據顯示,3 月 10 日電池級碳酸鋰華 東地區均價已經達到了 49.1 萬元 / 噸。而在 2020 年12月28日,電池級碳酸鋰華東地區均價僅為5.46 萬元 / 噸。這意味著,短短一年半不到的時間里, 碳酸鋰的價格已經增長了 8 倍。?
而磷酸鐵鋰的原材料主要就是碳酸鋰和磷酸 鐵,其中又以碳酸鋰為主導。碳酸鋰價格的大幅提 高,也使得磷酸鐵鋰的價格持續拉升。東亞前海 證券的相關研報表示,2021 年以來,磷酸鐵鋰價 格持續上漲。2021 全年,磷酸鐵鋰價格從年初的 3.7 萬元 / 噸上漲至年末的 10.7 萬元 / 噸,漲幅為 189.19%。2022 年以來,磷酸鐵鋰價格延續上升趨 勢,截至 2022 年 3 月 4 日,價格為 16.3 萬元 / 噸, 較年初上漲 52.3%。?
此消彼長中,磷酸鐵鋰的價格優勢究竟會維系 到何時,市場不得而知。由此可見,因為地域政治危 機的突發狀況而質疑新能源電池的技術路徑并非理性 思考。但比亞迪的未雨綢繆的確值得學習借鑒。畢竟 在電池路徑之外,比亞迪在芯片領域的成績也是有目 共睹。盡管領域不同,但比亞迪迅速發展的底層邏輯 有著共同性,那就是謀求更強的產業鏈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