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建我國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特高壓水電站送 出工程、國內首個源網荷儲工程(二期)首臺風機吊裝、 北方最大風光儲一體化項目投產發電、新加坡最大儲 能電站開工、簽約西非地區最大生物質電站項目……?
一個又一個紀錄是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簡稱“中 國能建”)在 2022 年迄今交出的成績單。作為全球能 源電力和基礎設施領域的領軍企業、連續 9 年上榜《財 富》世界 500 強的中央企業,中國能建將業務從研發、 建設延伸到運營,用實際行動在中國邁向“碳達峰”、 “碳中和”的進程中擔當起急先鋒和排頭兵。?
身為能源電力和基礎設施建設國家隊,中國能 建在境內電力規劃咨詢、火力發電、核電常規島、 骨干電網等行業勘察設計市場占有率超過 70%,對 中國 90% 以上火電站、核電站常規島及電網的勘 察設計標準做出了貢獻。?
也就是說,中國絕大多數人的用電都離不開中 國能建的身影。數字化時代的中國能建將如何實現 高質量發展,《英才》記者采訪了中國能建副總經理、 首席信息官吳云。?
綠色低碳急先鋒?
能源低碳轉型鏈條長、范圍廣,從研究規劃開始, 經過投資、建設、運營等環節,最終到達能源消費。?
中國能建的業務則幾乎貫穿了全程。除了牽頭 承擔國家能源電力“十三五” “十四五”的規劃研究, 中國能建還于去年 6 月率先發布了“30?60”戰 略目標行動方案(白皮書)(簡稱“白皮書”)。明 確了十大低碳轉型舉措,其中包括大力布局新能源 資產,提出到 2025 年控股新能源裝機容量力爭達 到 2000 萬千瓦以上的目標 ;并且確定了儲能和氫 能兩大基本點,推進儲能規?;瘧?。?
今年上半年,中國能建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 新簽合同額同比大增 115.8%,獲取風光新能源開 發指標 564 萬千瓦。而且在主業大增的同時,中 國能建前 7 個月累計獲取的新能源開發指標也超過 1000 萬千瓦,預計 2022 年將創近年來新高。?
中國能建在氫能和儲能的動作尤其引人關注。?
今年 1 月 25 日,中國能建注資 50 億元成立 中能建氫能源有限公司,打造氫能全產業鏈和一體 化發展平臺。次日,中國能建又成立“30?60”研 究院,構建以咨詢為基礎、以創新低碳技術和賦能 低碳經濟為核心的碳中和解決方案體系。?
儲能方面,中國能建于 6 月 2 日成立了北京中 能化儲科技有限公司 ;8 日,中能建儲能科技有限 公司總部在武漢揭牌成立 ;9 日,中國能建旗下中 電儲能工程技術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相關項目也在加緊推進。?
7 月 6 日,中國能建設計的國內首座兆瓦級氫 能綜合利用示范站在安徽六安投運,標志著我國首 次實現兆瓦級制氫 - 儲氫 - 氫能發電的全鏈條技 術貫通。7 月 24 日,中國能建建筑集團承建的我 國北方最大風光儲一體化項目——晟源洮南向陽 150 兆瓦風光互補“光伏 +”項目成功并網發電。?
當然,中國能建的低碳轉型不是閉門造車,而 是保持開放性。就在 8 月初,中國能建還與寧德時代、 天合光能籌備成立“新型儲能產業創新聯盟”,旨在 打造新型儲能領域內具有全球影響力和權威性的資 源整合、協同創新、共享發展的平臺,成為“十四五” 以來我國新型儲能行業發展的里程碑事件。?
數字轉型生力軍?
如果說綠色低碳之外,還有什么確切的產業趨 勢,那自然非數字化莫屬。?
當前,全球經濟發展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期, 數字化對傳統經濟的引領、帶動和改造作用日益顯 著?!丁笆奈濉睌底纸洕l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能源領域數字化轉型,推動能源產、運、儲、銷、 用各環節設施的數字化升級。?
今年 1 月,中國能建成立數科集團,全力攻堅 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以形成集團數字技術賦 能平臺,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數字化支撐。?
在中國能建看來,全面數字化轉型是實現企 業發展彎道超車的決勝武器。其數字化轉型按照 管理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三個路徑 為企業深度賦能,目標是打通信息“孤島”,強化 數據賦能。?
在管理數字化方面,中國能建啟動了業財一體 化、項目管理一體化、供應鏈管理一體化、數據共享“四 大平臺”建設,通過信息化、數字化手段,從倒逼管 理變革到鞏固管理變革,提高公司科學管理水平。?
產業數字化方面,中國能建加大規劃、設計、 供應鏈、制造、施工、運營等業務領域數字化轉 型力度,統籌推動 BIM、數字電廠、智能電網、 智慧工地、智能裝備、智慧能源等數字化產品的 開發,實現企業內部業務板塊間橫向集成及全業 務鏈縱向協同,打造更開放、更廣泛、更協同的 合作生態。?
數據產業化方面,中國能建成立了海上風電大 數據中心、全國新型儲能大數據平臺以及全國電力 規劃實施監測預警平臺等國家級大數據平臺。?
融合發展先遣隊?
有了常規基礎設施建設和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 型基礎設施賦能,中國能建順勢提出了多網融合的 概念,也就是“能源 +”。中國能建認為,將能源 網與交通網、水利網等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實 現多網融合發展,將是“30?60”目標下的行業 重要發展方向。?
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中國能建在山東省率先 推動建設全國首個高速公路全路域光儲一體化綠色能 源自洽示范工程,通過打造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運營 系統,實現基于路域分布式新能源的綠色微電網、高 速公路通行運輸網、車輛充電網之間的智慧高效互動。?
在數據中心新基建領域,中國能建又在甘肅省 率先打造全國首個“東數西算”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 大數據產業園示范工程,通過研發建設綠色算力樞紐 智慧運營平臺,重點打通電力網與算力網之間的信息 交互,創新實現電力與算力的大規模協同優化調度。?
可以說,沒有數字化和智能化,很難打通不同 領域的數字信息壁壘,更難言跨界融合發展。?
中國能建表示,未來將加大跨界融合的綜合技 術解決方案研究以及數字化智慧化創新產品研發。 中國能建也堅信,通過“能源 +”跨界融合發展, 可以推動實現能源、交通、水利、新基建等領域業 務的協同高質量發展。